汉刘熙《释名·释典艺》“《尔雅》尔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
汉刘熙《释名·释典艺》:“《尔雅》:尔,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第3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此即所谓的近正说,这是后世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关于《尔雅》名义的解释。除此之外,近现代也产生了几种新的解释,如:近夏说。《黄侃论学杂著·尔雅略说·论尔雅名义》在近正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证“雅”字,提出了近夏说。曰:“雅之训正,谊属后起,其实即夏之借字。”(《黄侃论学杂著》第3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归正说。周祖谟《问学集·重印雅学考跋》:“古今言异,方国语殊,释以雅言,义归乎正,故名《尔雅》。”(《问学集》下册第689页,中华书局1966年版)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尔雅》的撰人和时代
何九盈《〈尔雅〉的年代和性质》、赵振铎师《训诂学史略》第二章《分类词汇的编纂》第一节《尔雅的命名和时代》从语言、学术、思想乃至政治等多个方面进行动态考察,认为《尔雅》成书于战国末年,编撰者为齐鲁儒生(《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训诂学史略》第20页,中州书画社1988年版)。这种说法影响较大。除此之外,古今的提法还有十余种之多,如:周公作说。三国魏张揖《上广雅表》:“臣闻昔在周公,缵述唐虞,宗翼文武,剋定四海,勤相成王,践阼理政,日昃不食,坐而待旦,德化宣流,越裳俫贡,嘉禾贯桑,六年制礼,以导天下,著《尔雅》一篇,以释其意义。”(清王念孙《广雅疏证》第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子夏作说。清朱彝尊《经义考·尔雅》引明郑公晓曰:“《尔雅》盖《诗》训诂也。子夏尝传《诗》,今所存者大、小序,又非尽出子夏。然则,《尔雅》即子夏之诗传也。”(《经义考》第1202页,《四部备要》本)秦汉学《诗》者作说。宋欧阳修《诗本义》卷十《文王》:“《尔雅》非圣人之书,不能无失。考其文理,乃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尔。”(《欧阳修全集》第999页,世界书局1991年版)汉人作说。清朱彝尊《经义考·尔雅》引宋叶梦得曰:“《尔雅》训释最为近古……其言多是《诗》类中语,而取毛氏说为正。予意此但汉人所作耳。”(《经义考》第1202页,《四部备要》本)但都嫌证据不足。
二、《尔雅》的著录、篇卷和内容
(一)《尔雅》的著录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间的统治思想,《尔雅》适应了对儒家经典解释的需要,所以自《汉书·艺文志》起直至《四库全书总目》等十余种目录著作都把《尔雅》著录于经部。
(二)《尔雅》的篇卷
最早著录《尔雅》的《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为“三卷二十篇”,与传世十九篇相差一篇。对这个问题,有多家做过解释。其共同点是都认为《尔雅》确有二十篇,但如何构成二十篇,则各说有异。王先谦《汉书补注》认为《尔雅》有序篇,孙志祖《读书脞录续编》认为《释诂》分为上下篇,翟灏《尔雅补郭》认为有《礼篇》。有序篇说有《诗·周南·关雎》孔颖达疏中的一条材料:“《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十三经注疏》上册第26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但只是孤证。孙、翟二说皆无实证材料。目前由于资料不足,无法定各家之是非,也难以提出新说。
(三)《尔雅》的内容
-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杞(qǐ)杞树偕偕强壮的样子[图]
- 霍原晋燕国广阳(在今北京)人字休明山居积年门徒数百 徐广东[图]
-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一幅夫妻于清晨路口离别的场面并以朴素的语[图]
- 【笺注】[]伏雨浓阴而未落下的雨[ ]“刚与”二句天阴潮湿于[图]
- 颉颃(xié háng)鸟上下飞 “遐路”、“性爱”二句意即[图]
- 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便要郦食其携印去分封恢复六国当刘邦把这项决[图]
- 燕(yān)古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这里指我怎么知道[图]
- 王敦刚娶了公主去上厕所时看到漆箱中盛着干枣这原本是用来塞鼻孔[图]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题[图]
- 高情远致高尚的情操深远的志趣服膺(yīng应)指衷心佩服膺胸[图]